您的位置: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武威 >> 正文
天祝县关工委联合博物馆开展“秉八步沙精神之火 承孔府智慧之脉”研学旅行活动
来源: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5/08/04    阅读次数:606

 

为厚植生态文明理念、传承千年文脉,天祝县关工委联合博物馆,于7月23日组织31名青少年开展了“秉八步沙精神之火 承孔府智慧之脉”研学旅行活动。孩子们以实践为笔,以热忱为墨,书写与自然共生、与历史对话、与文明同行的责任担当,在历史与自然的双重课堂中汲取成长力量。


在大巴车上,研学老师讲述了天祝县的基本概况、建县的历史、八步沙六老汉的治沙事迹和总书记的“两山论”,孩子们认真听讲、踊跃发言,对这场“行走的课堂”充满好奇,八步沙“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是如何传承的?具有“陇右学宫之冠”美誉的武威文庙又藏着怎样的魅力?

来到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孩子们通过登瞭望台俯瞰治沙成果,了解八步沙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到“林草覆沙丘,生机满荒漠”的变迁史。循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眼窝子治沙点,葱郁植被与整齐的草方格沙障,让大家直观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在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内,讲解员生动讲述三代治沙人扎根沙漠、接力奋斗的故事: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他们用坚守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展现了科学治理与永续发展的智慧。随后的沙画体验课程中,孩子们“以手为笔,以沙为墨”,在指尖艺术中感悟“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八步沙精神。午餐时,孩子们体验了八步沙六老汉治沙时经常吃的烩菜,品尝特色“精神能量餐”,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先辈治沙的艰辛,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食物。

来到有着“陇右学宫之冠”美誉的武威文庙,踏上青砖古道,随着铿锵有力的击鼓声响起,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冠必正,纽必结”,孩子们依次进行着汉服、正衣冠、学礼仪、经典诵读等仪式,在肃穆的古乐声中,他们集体祭拜先师孔子,表达对先师孔子的敬意,琅琅书声与文庙古柏交相辉映,千年智慧在少年心中焕发新生。随后,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了文昌宫、棂星门、尊经阁等建筑。在桂籍殿,大家被悬挂的40多块精美匾额所吸引,其精细文书承载着武威厚重的历史文化。活动最后,孩子们满怀憧憬地走上状元桥,阳光下的石桥熠熠生辉,大家步伐轻盈,期待在学业路上收获佳绩、迈向梦想。

本次研学旅行通过“理论+实践”“观察+体验”的方式,精心设计沉浸式研学项目,助力新时代少年勇担生态守护使命,共同寻访千年文脉。下一步,天祝县关工委携手博物馆将持续优化研学活动、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孩子们从活动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传承优秀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

供稿:天祝县委组织部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8003608号-3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