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题活动 > 五老风采 >> 正文
奋楫笃行十八载 履践致远谱新篇 ——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罗文丽同志典型事迹
来源: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5/10/10    阅读次数:109


 

罗文丽同志2008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以来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以“莫高精神”为行动坐标,潜心笃志砥身砺行传送关爱下一代的正能量。先后荣获敦煌市飞天园丁奖”优秀德育工作者、酒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家庭工作先进个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称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关工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勤耕不辍,夯实育人根基

 

勤耕不辍,秋实可期。18年来,她始终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理念,立足基层,胸怀全局,当好“参谋助手”。织密组织网络。她深知,健全的组织架构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前提。多年来组织建议市关工委成立“四部九组”,协调推动市直部门企业建立关工委108动员3335名老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制度20多个制定政策文件9配合协调市关工委工作经费提高至10万元,督促在酒泉市率先规范落实“五老”骨干岗位补助5.34元;为市关工委办公室选调工作人员1;连续4年分批次组织100“五老”赴省内外考察学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成熟经验和创新做法,为关工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做细暖心服务。服务是办公室最重要的职能,她坚持聚焦“服务青少年、服务基层、服务五老”“三项服务”,把工作重心放在不断创新活动平台和载体上,瞄准青少年、基层和五老的兴奋点,找准活动的着力点,开展关爱、培训宣传形式多样的服务让广大青少年、五老和基层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做深凝聚赋能。依托党群服务阵地、敦煌文化研学基地等资源,推动关工资源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协调联动,打造市关工委“星野耘梦”实践教育基地、青少年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情系暖阳 ‘职’通未来小站”示范8“假日学校”18个,五老工作室3个,“校园开心农场”19个,创新开展以劳动实践、拓展研学、就业培训、农耕文化等为主系列活动2000场次,覆盖人数达20多万人次构筑“一老一小”“根据地”“供给地”“实践地”。

 

尽责笃行砥砺深耕工作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18年来,她始终把重任扛在肩上、事业放在心上、工作抓在手上,用心谋事、主动干事、奋力成事,当好行家里手”。思政教育见行见效在组织青少年教育活动中,积极主动、亲力亲为,紧扣时代主题,践行铸魂育人使命。先后策划开展“我的中国梦“传承良好家风建设文明家庭“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教育活动800多场次,覆盖青少年9万多人次。结合母亲节儿童节节点化感恩教育、革命传统教育500余场次,受益青少年7万余人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关爱工程做实做细。在工作中,她始终把关爱特殊群体青少年作为重点,积极协调多方力量,动员发挥“五老”优势,救助困难中小学生2万余名,资助金额达到1300万元,为困难青少年办实事、好事800件。创新发起“古郡‘五老’展羽翼 护航成长育新苗”品牌活动20场次,与175名困境青少年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发放助学金及学习物资3.4万余元。争取省级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受益学生6万余人。品牌建设创新创优。她牢记殷殷嘱托,持续深挖“敦煌文化”育人品牌。研究制定《深入开展敦煌文化进校园示范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20“敦煌文化润泽青少年”主题活动,倾力打造敦煌艺术特色项目42项,敦煌文化特色品牌19个,举办主题征文、演讲、书画等竞赛活动2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3.23万余人次。创建的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网吧监督等工作经验多次在省市关工工作会作典型交流成为基层关工实践的重要参考。其中,社区工作经验因体系完善、成效显著,被省关工委提炼命名为“敦煌做法”,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全省“双学双争”现场观摩会在敦煌市成功举办,通过实地考察、案例研讨等形式,全面展示了我市以阵地建设为抓手、以品牌创建为引领的关工工作新路径,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敦煌样板”。

 

履践致远延展润泽链条

 

奋楫扬帆,履践致远。18年来,她坚持守正创新,坚毅笃行,用智谋划、用力搭台,探索资源共享、实践联动、社会共育新格局当好桥梁纽带”。创新组织配备模式。推动学校关工委与村(社区)、企业联动共建,聘请26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社会名人、企业经理等担任关工委班子成员;联动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协调争取助学物资、生活必需品及教育支持资源,形成“物资+资金+服务”三维帮扶模式;构建“学校搭台、五老唱戏、村(社区)助力、企业合唱”的协同机制,实现关工资源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推动宣传教育新发展。2017年,她策划组织开展“双百”活动(组织100名五老,开展100场活动),成立百人演讲团,下设19个宣讲小组(每组由5-8“五老”组),每年紧扣时代主题开展宣讲活动累计开展800多场次,受益青少年达9万多人次,推动新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走深走实。18年来,在省、地、市各类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发表信息、文章2000多篇,撰写调研报告20余篇,制作关工委专题影像资料片3部,推动关工经验从“敦煌实践”走向“全省示范”。展示敦煌文化新魅力。她指导各级关工委积极邀请全国各地友好学校、文化团体开展交流互鉴活动,系统展示木刻、书法等敦煌文化艺术。精心组织举办“高考学子代言敦煌”“鸿鹄志远不忘根”“敦煌文化升学宴”等特色活动50余场次,引导大中小学生讲述千年丝路,感悟敦煌文化精髓,持续扩大敦煌文化影响力。敦煌中学课间操《舞美敦煌》走红网络,“万名学子冬游莫高”活动被新华网和省教育厅宣传报道,成为展示敦煌文化的“靓丽名片”。

十八载春秋,初心如磐;十八载耕耘,硕果累累。罗文丽同志以赤子之心守护丝路未来,以制度创新筑牢根基、以文化浸润培根铸魂、以精准帮扶传递温暖,生动诠释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的辛勤努力,也换来了丰硕成果敦煌市关工委先后荣获“全国、全省、酒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春苗营养计划优秀组织奖”“甘肃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贡献了鲜活的“敦煌样本”。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8003608号-3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