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平凉 >> 正文
“粽香传情·艺暖童心” 平凉市老年大学银龄志愿者与福利院儿童共庆双节
来源: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5/06/04    阅读次数:1431


 

在端午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双节交汇之际,平凉老年大学和平凉市儿童福利院(市特殊教育幼儿园)共同编织了一场跨越年龄的温暖之约5月22日,市老年大学教职工和学员化身银龄爱心使者带着满满的热情与关怀,走进市儿童福利院“粽香传情承古韵 银龄匠艺暖童心”主题慰问活动,为孩子们送上一份别样的双节祝福。


银龄献艺展风采童音笑语满堂欢午后福利院三楼的演播厅被金色的阳光温柔包裹,志愿者身着红马甲,用饱含深情的文艺演出唤醒满室欢歌笑语《谁不说俺家乡好》《萱草花》《孝亲敬老颂》等汇集了舞蹈、古筝、钢琴、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数十个节目轮番上演。在洋溢着温暖氛围的歌曲互动环节,声乐班马老师站在孩子们中间,轻轻打着节拍,孩子们眼睛亮晶晶的,紧紧跟随着节奏,他们小手拍得欢快,身体轻轻摇摆,清脆的歌声如灵动的小鸟飞出,稚嫩的歌声与老师的声音交织,演播厅里满是《小美满》带来的幸福回响。最令人动容的,是孩子们的表演,他们身着五颜六色的漂亮衣服表演手势舞《红山果》。孩子们眼神专注,小手在空中灵动翻飞,时而轻摆腰肢,时而欢快跳跃,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每一个手势、每一个步伐,都在无声中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老师半跪在舞台中间,用放大的口型和起伏的手势编织着无声的节拍这精彩表演的背后,是特殊教育老师如母亲般的伟大付出,是他们日复一日耐心指导精心编排,用爱浇灌出了纯真的艺术之花。

非遗面塑传匠心巧手共塑端午情在非遗文化体验区,老年大学面塑班师生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传统技艺之旅。志愿者手把手指导孩子们揉捏彩色面团,制作动物、粽子等面塑作品。“奶奶你看,我的小鸭子会游泳!”小明(化名)高举着胖乎乎的面塑作品,眼眸里跳动着星辰。小花(化名)捏了一个和她一样可爱的小姑娘,纤长睫毛根根分明、栩栩如生,引得志愿者们笑声连连、纷纷称赞。活动现场,剪纸班师生还向孩子们赠送了手工剪纸作品“哪吒”。当孩子们接过色彩鲜艳、造型灵动的剪纸时,眼中瞬间亮起惊喜的光芒,稚嫩的脸庞上绽放出大大的笑容。他们举着剪纸,兴奋地相互展示,嘴里喊着“我是小英雄哪吒”,蹦蹦跳跳的身影,让整个福利院都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结对守护暖童心 细节彰显人文情。34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30双亟待温暖的小手,在一对一守护中编织出爱的经纬。从入场时小心翼翼的呵护,到手把手教面塑时的耳语叮咛,银发志愿者用皱纹里盛满的耐心,融化着特殊儿童心头的冰霜。当患有自闭症的童童(化名)第一次主动拥抱志愿者奶奶时,老人轻轻拍抚孩子后背的剪影,成为这个午后最温暖的定格画面。老年志愿者经验丰富,既尊重孩子隐私,又注重情绪疏导,让我们倍感安心。福利院老师望着相拥的身影,声音里泛起温柔的涟漪。


活动尾声,老年大学校领导与志愿者将满载心意的 “爷爷奶奶牌” 节日祝福礼包一一递到孩子们手中。礼包里香甜的糖果、酥脆的饼干,恰似一股暖阳,点亮了孩子们纯真的笑颜。这些承载着关爱的礼物,不仅为孩子们送去甜蜜与温暖,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在心中种下希望与美好的种子。  

市老年大学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银龄力量’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志愿者们用温暖陪伴与艺术分享,为福利院的孩子们打开了感受爱与美好的窗口,帮助他们在成长中收获自信与欢乐志愿者而言,这不仅是爱心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治愈与自我价值的升华。未来我们将持续搭建老幼互动平台,让文化传承与爱心传递双向奔赴,让每一份善意都能绽放独特光芒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8003608号-3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