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城关镇南街社区成立于2005年7月,社区现有党支部4个,党员160名,网格12个。现有居民1568户4878人,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住宅楼54栋,机关事业单位9个,非公企业29个,个体工商户458家,学校2所,幼儿园6所。社区关工小组充分发挥“五老”优势,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化党建引领,不断筑牢工作基础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骨干为成员的关工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关工主动作为、各方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确保关工工作覆盖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广泛动员政治素质高、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老同志加入关工队伍,加强对“五老”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关工工作的需要。
二、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关爱内涵
一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关工小组充分利用社区红色教育基地、文化活动室等阵地,组织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等主题活动。清明节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组织“五老”结合自身经历,为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倾情打造特色系列活动。结合社区实际,社区关工小组打造“关爱成长?筑梦未来”系列品牌活动,组织“五老”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在放学后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让孩子们在温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周末成长营”开展了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有效促进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家庭和谐。
三、创建“六心”服务,强力推进社区建设
一是守初心。社区关工小组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以社区治理为抓手,落实落细社区服务各项措施,组织辖区青少年儿童参观红二方面军纪念馆和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莲湖公园观看红色教育电影,丰富儿童精神文化生活,不断筑牢爱国思想。二是付真心。社区关工小组深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社区微笑服务,付真心,讲真情,办实事。联系卫生服务站为“五老”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慢病管理,用优质服务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献爱心。关工小组依托“党建联盟”,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五老”志愿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帮扶活动,强化宣传教育和榜样示范,号召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困难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帮扶活动。四是聚民心。关工小组深化开展“民事大家谈”活动,充分发挥“五老”作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社情民意,构建共筑共建共管共享社区治理服务新格局。通过民主投票选举各小区楼栋长、单元长,成立业主委员会,掌握辖区儿童情况,为他们提供精准服务。五是筑同心。关工小组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五老”开展各类宣讲帮扶活动,宣传时代楷模,弘扬社会正能量。联合陇南师范学院在国庆节前夕和辖区儿童共同绘制祝福伟大祖国系列美术作品,激发青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怀。六是暖人心。关工小组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动员各方参与,不断深化“双报到”工作机制,联合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和“五老”志愿者常态化开展送学上门、健康义诊、扶危救困等活动。
四、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心理咨询服务
一是开展常态化心理健康筛查。关工小组联合学校、医疗机构,定期对辖区内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筛查,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评、面谈等方式,全面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针对筛查出的重点关注对象,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进行跟踪辅导和定期回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二是实施精准化心理帮扶。根据青少年不同的心理需求,开展分类分层心理帮扶。对于因家庭变故、学业压力等原因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的“心灵护航”团体辅导活动,通过游戏互动、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孤独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建立“五老”结对帮扶机制,组织“五老”志愿者与困境青少年结对,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心理上疏导,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关爱。三是打造多元化活动载体。关工小组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家围绕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主题进行授课,引导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