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 学校 >> 正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推动关工委工作创新
来源:《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实践经验汇编》(第二辑)    作者: 西北师范大学关工委    发布时间: 2017/02/14    阅读次数:174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推动关工委工作创新

西北师范大学关工委

 

长期以来,在甘肃省关工委、甘肃省教育厅关工委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西北师范大学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按照“围绕中心、立足基层、发挥优势、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强化自身建设,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合力

     2015824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发布及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通知》(省办发[2015107号)的文件下发后,学校关工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一方面组织关工委全体成员认真学习和讨论,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从工作机制、保障机制入手,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主任,分管离退休工作的副校长为副主任,以离退休老领导、离退休老专家代表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各学院相应的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主要责任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健全了工作网络,充实了队伍,提升了战斗力;为关工委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并每年划拨专项经费4万元,保证了关工委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进一步加强“五老”队伍建设,一方面注重调动和凝聚广大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的积极性,按照自愿参加、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断发展壮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队伍,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运用“五老”的政治、经验、威望和亲情优势,有效地发挥了“五老”的传承和参谋助手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定期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参加庆典活动、节日走访慰问、工作交流研讨等措施,增强了“五老”的荣誉感,提升了工作积极性,培养了一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丰富经验智慧的“五老”队伍。

二、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

  近年来,学校关工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生活等实际状况,坚持以德树人、以文树人、以行感人,牢牢把握时代要求和育人育才的辩证统一,坚持以情动人,增强工作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出发,引导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坚持开展“分享成功的经验与智慧”系列报告活动。每年邀请学校一些知名的老专家、老教授为大学生作10场专题报告,让学生从老同志的人生经历、治学方法和生活感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胡德海教授为学生做了题为“做人与做学问”的报告,教育青年学生首先懂得做人,要时刻关注国家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做一个有个性却不缺乏思想的人。赵逵夫教授为学生做了题为“《礼记》与当代社会生活”的报告,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尊重他人,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更好地服务社会。彭德华教授为学生做了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的报告,教导学生要学会自我疏导,维护心理健康,将个人志趣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做一个有事业心、责任心的人。著名的电话教育专家、已故的南国农教授还为新生作了《信息时代大学生如何学习》的报告,从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鼓励大学生把知识的拥有与知识的应用相结合,努力学习,用更好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社会。许信胜教授为大学生宣讲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使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史、党史,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老同志们的报告,以他们特有经验智慧、豁达的人生态度有效地解除了大学生们的困惑和疑虑,许多大学生反映,通过老教授们的宣传教育,深刻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个人才能好,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了信心。二是始终坚持思想引领,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核心价值观。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举办了“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座谈会、纪念“五四”运动主题教育活动、“为青春喝彩——最强志愿者”面对面嘉宾访谈、“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活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三、坚持工作创新,在服务青少年的过程中促进发展

  学校关工委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在服务青少年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关工委事业的创新和发展。近年来,围绕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一是把关工委工作与双联工作有机结合,开展了城乡学生“手拉手、心连心”活动。201271922日,学校关工委与双联办组织宕昌县、礼县中小学的带队老师和161位中小学生来到西北师范大学,与我校二附中、附小的同学“一对一”结成对子,同吃、同住、同学习。两地学生开展了拔河比赛、经典诵读等文体联欢活动,参观了西北师范大学校史馆、博物馆、省农业科技园和省博物馆。通过活动,农村学生切身感受城市的生活节奏和现代文明,城市学生学习到了农村同学淳朴节俭、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同学们了解了科技知识、激发了科学梦想。20135月,选派师大附中的9名骨干教师为宕昌县、礼县中学高三学生进行高考专题辅导,输送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农村学子高考冲刺助一臂之力。20151月,学校关工委邀请“双联”县的21名留守儿童来到学校过冬令营,通过开设儿童动画和后期制作基础、网络信息应用、影视作品鉴赏、初级摄影等实践课程,培养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信息化素养。二是多措并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2010年,学校关工委与皋兰县什川中学和什川小学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组织我校彭德华教授为明德小学和什川中学全体教师及900多位学生家长做了“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的报告。邀请什川中学部分骨干教师前来我校二附中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学技能。2013年,学校关工委协调学校第二附属中学与临洮县椒山初级中学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坚持开展了“手拉手、心连心、互助互学共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四年来,两校共有16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在每次为期一周的教育教研活动中,两校师生往返于临洮和兰州两地,“同上一节课”“同住一间房”“同吃一锅饭”,体会了一周别样的学习生活。特别是在今年的活动中,特意安排椒山中学孩子在兰州和结对同学及其家人共度“幸福双休日”活动。二附中的家长们竭尽所能,带领来自临洮的儿女们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敦煌艺术馆;游览了五泉山、白塔山公园、黄河母亲像、刘家峡水上公园;体验了跆拳道、二胡等课外培训,品尝了肯德基、必胜客。通过同课异构、结对帮扶等形式,实现了学生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加深了友谊,拓宽了视野,受到了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三是探索和建立关工委工作的长效机制和育人平台。学校关工委创新工作机制,主动出击,在临夏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建立了西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教育基地,搭建了一个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201410月至20165月间,学校关工委副主任率领我校老教授30余人三次赴临夏市教育基地、临夏回族中学等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高三学生考前心理辅导报告、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专题报告及“写牡丹、画牡丹、赏牡丹”书画笔会交流等活动。老教授为青少年学生进行了书画演示,手把手地对青少年辅导讲解,并把140余幅书画作品捐赠给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基地的设立,发挥出了引领辐射作用,吸引了民族地区青少年的积极参与。通过与青少年学生零距离的接触,老教授深切感受到民族地区青少年对知识的渴求、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向往,增强了责任感,激发了参与关工委工作的积极性。

四、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学校关工委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和甘肃省关工委、教育厅《关于深入开展“大中专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帮扶行动”的通知》的精神,充分发挥高校人力和教育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这个主题,把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与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相结合、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弘扬雷锋精神相结合,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档案和结对帮扶制度,用智力、用教育、用项目去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先后为礼县、宕昌等县乡镇村级小学留守儿童开设音乐、美术、舞蹈课程,培养留守儿童的艺术兴趣,以现场体验、模拟演练、设置警示标识等方式开展消防自救、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安全自护教育,通过心理辅导、亲情陪伴、学业辅导、素质拓展等志愿服务,帮助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假期生活。不断创新载体,运用项目团队的方式拓宽关爱帮扶留守儿童的途径,吸引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及社会力量参与到工作中来。“拍卖愿望”项目团队通过“圆梦1000名留守儿童愿望”活动,在“双联”县以“送文化下乡慰问演出”为载体,收集实现当地贫困留守儿童心愿1000个。“三农”问题研究社开展的“新年有礼,为梦开花”留守儿童新年心愿募捐活动,为定西市漳县草滩乡高山村的留守儿童捐赠物品200余件。爱心天使西部助学会发起的“温暖水杯项目”通过开展“1个滤水桶+1台开水器+1节健康课+1只水杯”的服务,推动西北农村中小学校留守儿童改善饮水条件和启蒙健康意识。5年来,爱心天使西部助学会志愿者先后为定西市漳县、古浪县、会宁县、宕昌县、陇西县和宁夏等地的80个农村小学共计约20000名留守儿童送去温暖水杯。研究生支教团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和临夏和政县发起并实施“雪域天使”公益支教项目,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和“关爱农民工子女之家”, 建立起家庭档案、成长档案,定期开展“梦想课堂”“道德课堂”“感恩课堂”等主题教育活动,采取“一对一”帮扶的方式开展爱心1+1活动,为100多名农民工子女每人每学期捐赠100元爱心助学金和学习用品、衣物等。学校关工委争取到省教育厅项目,组织志愿者赴临夏东乡县开展留守儿童辍学现状调查大走访及辍学儿童大劝返活动,通过开展“大走访、大劝返”,劝返辍学儿童115名,撰写的《甘肃省东乡县学生辍学问题调研报告》为东乡县基础教育发展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注重成果宣传推广,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对有关活动进行整合升级后,利用新媒体宣传平台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共征集到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愿望32000余条,志愿者累计筹集爱心物资130余万元,为5000余名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送去了爱心。“温暖水杯”“拍卖愿望”“阳光宝贝故事会”等项目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19个省份的部分高校迅速推广。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要实践内容的项目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新闻联播、今日聚焦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网、每日甘肃网等媒体先后报道200余次。“拍卖愿望”关爱留守儿童项目被央视《社区英雄》栏目录播,并获得央视10万元英雄基金奖励和中国青年志愿者“银奖项目”。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连续三年获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13 年“‘爱·尚’微公益”实践项目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责任编辑  乡村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1000543号-1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