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研究交流 > 调查研究 >> 正文
发挥资源优势服务社会大局真情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如何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点思考
来源:甘肃省地矿局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   作者: 甘肃省地…    发布时间: 2021/03/17    阅读次数:17043

发挥资源优势服务社会大局

真情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

——如何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点思考

 

甘肃省地矿局离退休职工服务中心 王礼

  

  关心下一代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事关中国梦的实现。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主题,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线,把如何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者的新课题,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发挥行业优势和部门资源优势,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思想、新路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新贡献。

  一、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全组织,夯实基础

  为了切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从完善健全机构入手,不断加强我局关工组织建设。我们本着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充分利用部门资源优势、专业优势,有利于协调工作、解决问题的原则,根据实际需求,对甘肃省地矿局关工委原工作委员会工作成员进行了调整。甘肃省地矿局局长、党委书记兼任局关工委主任;地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原地矿局局长、党委书记,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离退休中心主任担任局关工委副主任;离退休中心书记、地矿一中校长、局团委书记、局工会主席等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局关工委委员。充分发挥了部门资源优势,协同作用,切实夯实了组织基层。

  二、充分发挥地质行业优势,启蒙地学,启迪人生

  坚持发挥好地质行业优势,联合地质学会,积极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

  (一)开展青少年地学夏令营。1982年起每年举办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今年,甘肃省地质学会、甘肃地质博物馆、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省地矿局扶贫办联合举办了为期7天的2019年甘肃省城乡青少年手拉手地学夏令营。来自天水麦积区五龙镇和兰州市的30名优秀中学生参加了夏令营活动。重点考察了甘肃省地质博物馆、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仿真井等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参观了省地矿局展览馆及两当兵变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在向青少年普及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为青少年交流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做到了农村和城市的对接、科普和扶贫的融合、城市生活向大自然的拓展,是一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地学科普教育活动,深受城乡青少年及其家长的特别喜爱和高度评价。

  (二)举办纪念“世界地球日”系列宣传活动。围绕“保护地球”这一主题,开展百米长卷签名、趣味知识问答、大学生地球日征文、大中小学生地学知识竞赛、大学生地球日演讲比赛、“大手拉小手”地学科普进校园、“金徽矿业杯”大学生地学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活动向多层次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普及地学知识、基本国情、甘肃省情以及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科学知识,让下一代从小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搭建平台,推动交流。广泛联络与地质相关的单位和广大青年地质科技人员,不断发展和健全学会组织,形成目前甘肃省地质学会下设22个专业委员会、涉及20多个系统和部门、近3000会员的规模。跟踪国内外科技动态,围绕当前的热点和难点,聘请国内多位院士、知名专家授课,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学术沙龙、学术报告和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还根据会员单位及会员的需要组织开展矿山考察活动,加强了省内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及大中专学校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产学研相结合,收到了彼此促进、相互渗透的良好效果。

  三、充分发挥部门资源优势,精心培养,真情关爱

  (一)充分发挥地矿一中资源优势。地矿一中是地矿局子弟学校,属于企事业单位办学,是地矿局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阵地,解决了本局职工,尤其周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大事。校长作为局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委员,积极作为,创新工作。坚守“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教研先导、质量立校”的治校策略和“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核心理念做好教育事业。通过从“六个一做起”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地质与生活》《博艺》等各类校本课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法律课堂”“学雷锋”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狠抓德育工作,坚持不懈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教育、安全教育以及法制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绩显著,受到了教育局及家长的普遍赞誉。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阵地,地矿一中为上一级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

  (二)充分发挥地质工会资源优势。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坚持执行“以师带徒”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认真落实《甘肃省地矿局帮扶济困大病救助专用基金管理办法》。一是认真深入开展“以师带徒”活动。各单位结合实际,分层次确定帮扶对象,制定帮扶目标。通过签订协议,人员、考评、奖励三落实手段,端正了年轻职工从事地勘工作的态度和目的,促进了年轻技术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理论知识和野外实践结合起来开展工作,有效提高了年轻职工专业技术素质,为单位拓展、培养、开发和造就青年人才,实现长远良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二是深入开展爱心帮扶工作。坚持金秋助学帮扶济困制度,以在校期间,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对局属各单位每年考上二本以上大学,家庭月收入不足3000元的困难职工子女开展金秋助学活动。

  (三)充分发挥帮扶资源优势。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是全省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帮扶行动中,省地矿局在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和产业帮扶的同时,把支持当地教育事业作为帮扶行动的一项重点工作,持续开展助学兴教活动,支持地方教育,关心学生成长。在为联系村学校修建操场,捐赠电脑、书籍的同时,通过持续开展助学捐赠活动,相继为联系村的1000多名学生捐赠校服书包。

  四、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帮扶救助,传授技艺

  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充分运用“五老”的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专业优势,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帮扶救助,传、帮、带工作。

  (一)开展“五老”进学校活动。积极组织和动员老革命、老党员走进学校、走上讲台,言传身教、现身说法,给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促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开展老同志捐资助学活动。多次组织我局老同志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从经济上,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体现了广大老同志心系贫困学生的心意和关心关工委工作的热情。

  (三)开展“传、帮、带”活动。甘肃省地矿局离退休干部中有一大批地勘行业的知名专家,建立专家储备库,组织专家开展传、帮、带活动。目前,全局现有150多位离退休地质专家继续自愿自觉为培养下一代做贡献。有的将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编著的地质灾害施工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验收方法、地质灾害验收量化表等材料,制作课件,在省内外地质灾害防治系统讲,传授技艺,培养人才;有的带着青年职工承担中央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项目;有的带着青年职工组织实施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有的带着青年职工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线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的指导青年人进行各类项目审核等。他们身退技不退,为单位培养了大批青年骨干。

  五、充分利用时事任务,搭建平台,传递正能量

  我局将关心下一代工作融入到了时事任务、重大活动的深入有序开展中。

  (一)组织开展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围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进行解读和宣讲;用焦裕禄、孔繁森、郭明义、廖俊波等先进人物的事迹,诠释什么叫爱岗敬业、什么叫奉献社会;组织观看了全国“时代楷模”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视频。鼓舞和激励我局青年地质工作者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大力弘扬地质工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奉献精神,继承“三光荣”传统,培育新时期地质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

  (二)举办青年职工演讲比赛。举办了以“喜迎十九大青春献地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为主题的青年职工演讲比赛。回顾历史,抒发爱党、敬业、奉献情怀,弘扬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展示地质工作者默默奉献、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崭新风貌,以及新时期青年地质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成立甘肃省地矿局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发挥全局广大团员青年的先进性、能动性,扩大“甘肃地矿”的影响力,展现地质青年奋发有为、团结协作、自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为推动地勘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并开展了到我局东西两院离退休干部家服务、“平安出行,做文明有礼的兰州人”主题市区主干道主要交叉路口义务执勤等志愿服务活动。

  (四)开展“我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五四”青年节之际,联合省地矿局团委,组织新老地质人开展庆祝“五四”青年节演讲、朗诵活动。老、中、青地质工作者们以热情、激情,用鲜活的事例,共同歌颂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给自身带来的幸福生活,相互传递“正能量”。

(五)开展地质人故事活动。以充分发扬“以献身地质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地质三光荣精神为主题,组织老同志为在职的年轻地质人讲述地质人的光荣历史,接受老同志的思想熏陶,传承优良传统。十几名老地质工作者,分别以“我们这一代人”“献身地质无怨无悔”“奋斗的意义”“三光荣精神传承与发展展望”等为标题,讲述了他们从事地质工作的难忘经历、奉献精神,为当今的青年一代地质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精神风范和学习的楷模。

 

  责任编辑  沙泉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1000543号-1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