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研究交流 > 领导讲话 > 中央领导讲话 >> 正文
顾秀莲在中国西部第四次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为甘肃代表所做的辅导报告
来源:省关工办   作者: 顾秀莲    发布时间: 2013/08/23    阅读次数:141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在中国西部第四次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为甘肃代表所做的辅导报告

顾秀莲

(2013年5月3日)

 

近几年,关心下一代事业发展比较快,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变化比较大,因此,中国关工委主任办公会建议,关工委的发展历程要在培训班上反复讲,以便我们的事业代代相传。今天,我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工委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第二个问题,关工委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第三个问题,关于下一步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个问题,关工委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从1984年第一个以老同志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关工委组织从无到有,人员从少到多,逐步形成覆盖全国、遍布城乡的工作网络,成为党政领导重视、社会各界支持、深受家长和青少年欢迎、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群众性工作组织,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1984年至今,关工委走过了艰苦的探索、实践、发展、提高的历程。回顾这段历史,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初创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十年动乱导致的思想混乱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影响,亟须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青少年,从政治思想上加以正确引导。同时,由于干部离退休制度的实行,为关工委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条件。1984年2月,河南安阳袁觉民等6位老红军、老干部倡议建立老同志关心下一代协会,发挥余热,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教育。安阳市关协的成立,适应了形势的发展,得到了中央领导、老革命家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到会祝贺,他指出:“安阳市关心下一代协会的成立,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动员社会力量的好形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985年5月,中央组织部和团中央转发了安阳的经验,指出:关心下一代协会为培养教育青少年做了大量工作,探索出一条在新形势下发挥离休、退休干部作用,加强青少年教育的新路子。与此同时,第一个省级关协——内蒙古自治区关心下一代协会宣告成立。1988年5月,中顾委、中组部、团中央在京召开座谈会。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部部长的宋平同志到会讲话,要求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适时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倡导下,各地积极推广安阳经验,到1989年底,有21个省区市相继建立了关心下一代协会,参加这项工作的老同志达90多万人。这一阶段,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为全国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思想、组织和实践基础。

  二、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政治风云突变,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国内也出现了一些错误思潮。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对如何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坚定理想信念高度重视。他们指出,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决定于下一代,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青少年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解放军总政治部办公厅原秘书长王迪康等30位老同志联名给中央写信,建议成立一个把老同志组织起来、对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组织。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这个建议,经研究,决定成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习仲勋、王任重任名誉主任,康世恩任主任,王照华任常务副主任。1990年5月18日中央主要媒体发布了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国关工委的消息,6月28日中国关工委召开了成立座谈会,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把老同志组织起来教育下一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创新。中国关工委成立后,先后在康世恩、王丙乾、胡绳同志带领下,逐步确立了工作方针和指导思想,明确了中国关工委是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在职领导干部参加,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从此,各地关工委组织得到稳步发展,在青少年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王平、王首道、伍修权、肖克、陈慕华、刘建章、荣高棠、罗青长、刘英、曾志、孙毅、肖克、李力安、王定国等一批老红军、老干部,满腔热忱地投入了关爱青少年的工作,成为老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楷模。到2003年,参加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队伍达到了600多万人。这一阶段,在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以中国关工委组织正式成立为标志,各地关工委组织稳步发展,“五老”队伍迅速壮大,初步确定了关工委的性质、任务,积累了自身发展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经验,在关工委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三、创新提高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亟需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8号文件)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举措。特别是中央8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加强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建设,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这两个中央文件的下发,为关工委工作的创新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关工委与中组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总工会、中国科协、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下发《关于发挥“五老”队伍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的通知》,就如何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发挥“五老”作用提出具体要求,建立了加强“五老”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各地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截止2007年底,参加关工委工作的“五老”达到900万人;各地各级关工委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各级领导班子不断得到充实和强化;关工委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品牌活动层出不穷。这一阶段,为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性作用。

  四、科学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关工委工作更加重视,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多次对关工委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各地党委、政府更加关心和支持关工委工作。通过20多年的实践,全国关工委提出了在培养教育青少年工作中,要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的科学定位,要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要努力实现“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的工作目标,《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及一批省区市关工委工作规则出台,使关工委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更加清晰,工作更加规范。在各级关工委的支持下,我们成功举办了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李长春同志代表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接见了受表彰的先进代表,刘云山同志亲自出席表彰大会并讲话,刘延东同志参观了关工委20年回顾展。截止2012年底,全国关工委组织已经达到91万多个,“五老”队伍发展到1250多万人。王丙乾、陈至立、张榕明、孙家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了中国关工委的名誉主任,〔王光英、铁木尔·达瓦买提、彭佩云、何鲁丽、许嘉璐、蒋正华、热地孙孚凌、邹瑜、庄炎林、杨海波、贺敬之、王仲方、李昭、于蓝、范景新、李传华等同志担任了中国关工委的顾问。目前,中国关工委的成员单位已发展到了17家,包括:中组部、中央综治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文化部、卫生部、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新华社、国管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各地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和队伍更加坚强有力,工作条件逐步改善,各方面工作机制更加顺畅,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更加融洽。

  综上所述,关工委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客观需要。关工委是时代的产物,是应时而生的新生事物,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归纳起来,它具有四个突出的发展特点:

    (一)从关工委的宗旨和工作内容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关工委是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而成立的。各地关工委牢记这个宗旨,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青少年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各级关工委组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要求,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适应青少年思想变化的需要;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加强理论研究,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和发展趋势,创新教育形式和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规律,促进了关工委工作的与时俱进。

    (二)从关工委和“五老”的优势看,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是关工委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他们具有政治、经验、威望、时空和亲情等优势,是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亲历者。由他们向青少年进行宣传教育,更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和亲和力。实践证明,广大“五老”已成为党的先进理论的“播种机”和“宣传队”。而且,广大“五老”不占编制、不拿工资、不计名利、不求索取的优势,是其它组织无可比拟的。这样一支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的必然要求,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有效举措。

  (三)从关工委组织主体和工作对象看,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现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2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有着十分丰富的老年人才资源; 同时,我国又有庞大的青少年群体,仅0-14岁未成年人就有2.22亿,占总人口的16.6%,老少相加有4亿多人口,占总人口30%,这些还未包括15-35岁的青年。这样大的群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可想而知。通过关工委这个平台,把老同志广泛地组织起来,深入学校、社区、村屯、企业等青少年集中的地方,充分利用课余、业余、节假日等,开展各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这样,就把一老一少有效地连接起来,让老的“传承、关爱、教育、保护”小的,小的“尊敬、学习、继承、弘扬”老的,充分发挥一老一少两个积极性,增进代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促进了老少“双受益、双提高、双发展”。这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尝试,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群众基础的一种探索,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远意义。

    (四)从关工委的定位和发挥的作用看,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关工委是党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参谋和助手,是“主渠道”工作的重要补充,在党和政府与青少年之间、职能部门与社会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在青少年教育工作领域,关工委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相互支持,通力合作,有效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个问题,关工委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

    2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在培育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可以说,各级关工委工作硕果累累,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一、重点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围绕党政中心任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各地关工委根据中央不同时期提出的中心任务,从青少年的需求和特点出发,以“五老”宣讲团、报告团等载体为依托,利用重要节庆、重大活动和事件,生动活泼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等各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开展的“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2012年根据中央学习雷锋常态化的部署要求,开展的“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效果显著。湖南省开展“我身边的雷锋”、“雷锋式五老义工”、“雷锋式美德少年”等活动;海南等地利用传统教育基地,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辽宁、安徽等地在学校开展英雄中队和学雷锋流动红旗活动,用不断涌现的先进典型展示雷锋精神的时代风采,在青少年中形成了争当“雷锋传人”的浓厚氛围。20多年来,各地关工委先后建立的“五老”报告团、宣讲团达12万个,受教育的青少年上亿人次。

    (二)贴近青少年,创新教育形式。各地关工委举办的“中华魂”、“老少共读一本书”、“朝阳读书”等青少年读书活动,“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新三好”等活动,形式多样,针对性强,育人效果愈发凸显。从1996年开始,我们在广大农村开展了“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与有关部门一起建立和举办了一大批农村青年科技、政治学校和培训班,组织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老模范向农村青年传思想、传知识、传技能,培养了一大批致富能手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贵州等地举办山区和贫困地区创业青年培训班,吉林省开展了“学理论,学科技,搞创业”活动。有的地方利用多种形式,弘扬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农垦精神”、“北大荒精神”、“兵团精神”,等等。各地关工委还配合有关部门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远离毒品、远离邪教、预防艾滋病等系列教育活动,并针对近年来青少年中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大力开展了各种健康的文化体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新疆、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开展民族政策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2012年2月,各地关工委有12个单位和8位同志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分别占获奖总数的6%和8%。

    (三)纳入规划,推进活动常态化。各地关工委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重视探索活动常态化措施。一是把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到地方党委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二是把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创建“五好”关工委的重要内容,促进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三是把主题教育活动与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活动相融合。不是每一个活动都要单起炉灶,而是与各地创造的效果好的、群众认可的、打造成品牌的、形成传统的、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广泛的活动融合在一起。如,山东省把感恩教育、中华诗文诵读、才艺培养“三项活动”融入主题教育活动之中,湖南省把形势政策教育、党的历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四项教育”融入主题教育活动之中,温州市把坚持多年的组织“五老”在青少年中开展千场报告教育活动融入主题教育内容等等,这些都为活动常态化打下了基础。

    二、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公平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和帮教工作,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地关工委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按照中央综治委的要求,推荐30多万名老政法工作者到中小学校担任法制副校长,动员400多万“五老”,组建了20多万个关爱工作团,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到少管所、到监狱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宣讲实际案例,增强了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观念。中国关工委与中央综治委、司法部联合开展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各地关工委普遍参与了创建“零犯罪社区”、“零犯罪学校”、“绿色家园”、“关爱园”等活动,对失足青少年开展“一对一”、“多帮一”结对帮教。北京、江西等地建立未管所帮教基地,让未管所的青少年重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益。福建省关工委与司法部门联手探索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社会化工作模式,如“关检联手”、“关法配合”、“非羁押诉讼帮教基地”、“未成年缓刑犯矫治基地”;浙江省创办“网上律师事务所”,做好对青少年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工作,建立“阳光驿站”,为归正青少年服务,成立“禁毒阳光会所”,进行禁毒帮教;河北省建立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专门对流浪儿童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特殊群体进行保护教育。群众赞扬“五老”,“挽救一个失足青少年,给一家人带来了幸福,给社区、学校增进了和谐氛围,真是功德无量。” 

    (二)积极开展“老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关工委和“五老”发挥特殊优势,积极参与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老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办各类家长学校,为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发挥了积极作用;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了一大批校外教育辅导站和课外实践基地,推荐了一大批政治素质好、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老同志到学校担任政治辅导员、组织员和校外辅导员。为解决家长下班前和寒暑假孩子无人管的问题,许多地方关工委在社区开办“四点半学校”、“假日学校”、“红领巾申时驿站”等。这一经验已在全国普遍推广,成为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地,成为发挥“五老”优势、老少共建文明社区的重要平台。

    (三)注重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近年来,各地关工委根据中央文明委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力建设“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配合有关部门监督管理未成年人进网吧以及参与清查“黑网吧”等工作,创建了上百个“绿色网站”,有效地劝阻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目前全国有33万多名“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成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一支重要力量。群众称赞他们既是监督员、宣传员,又是“引导员”、“守护神”。各地关工委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积极参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活动,对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中央文明委、中央综治委等的充分肯定。

    (四)积极参与化解矛盾。从辽宁沈阳创建“五老说和团”开始,各地关工委普遍创立了“说和团”、“群众评理会”,组织“五老”担任信息员、调解员,调解家庭、邻里、青少年之间的纠纷与矛盾,积极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建设零犯罪社区、零犯罪学校,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群众赞扬他们是“稳压器”、“连心桥”。

    三、为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一)关爱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各地各级关工委克服困难,主动与各种社会力量一起,想方设法为广大青少年,特别是特殊群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好事、实事。中国关工委与安利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春苗营养厨房”项目,为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集中的寄宿制学校建成营养厨房754所,受益学生达45万,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相应配套设施的资助,达到受益一校、示范一方的效果。该项目获得民政部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设立的40余个专项基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公益项目及活动,筹集资金和物资共计1.65亿元,惠及29个省区市的近10万名青少年。中国关工委用康世恩助学基金资助清华大学贫困研究生。为了推进教育公平,解决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问题,中国关工委和关心下一代基金联合在安徽、新疆、云南、青海、湖南建立了五所老少边穷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关工委与中国儿基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关工委,受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委托,先后筹资5500多万元,在四川、贵州、甘肃、湖南四省26个贫困县市资助了4万名贫困女童上学。从2004年开始,中国关工委连续9年举办了全国关怀艾滋病致孤儿童夏令营,对推动全社会关爱艾滋病致孤儿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广西组建解烦恼队伍,帮助少年儿童解除成长中的烦恼,创造了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新路子。四川省开展脑瘫儿童救助工程,云南省开展救助脊柱侧凸青少年,宁波市创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近几年来,针对大量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突出问题,各地通过结对关爱、担任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参与创办“亲情活动室”、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等活动,积极关爱留守儿童。宁夏创办的“集善之家”,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流动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

    (二)创建品牌工程,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关工委先后成功举办了有56个民族青少年参加的“中华大家园”夏令营,促进青年就业的“中华大家园”创业基地,加强两岸关心下一代工作交流的“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弘扬中华亲子文化、和谐亲子关系的“两岸四地亲子论坛”,全国各民族童声合唱电视汇演,爱护婴幼儿的“春芽工程”,为孩子们提供参与国际交流平台的“中日韩儿童童话交流活动”等一批新的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在社会上都产生了比较好的影响。

  四、深入研究青少年中的突出问题,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各地组织“五老”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部门提交了不少很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其中有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青年职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经验和建议;有留守儿童、网吧管理、青少年吸毒、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分析和建议;有创建校外辅导站,大学生学习马列主义自学组织,开展国学教育、感恩教育、才艺教育三项活动,以及在服刑、劳教人员中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高校学生心理状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情况的调研建议报告,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当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推动了社会各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有些还转化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法规。很多地方都建立完善了调研工作制度,使常态化的调研成为各级关工委提高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有力保障。善于从调研中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提出有效对策,已成为各级关工委的普遍做法。浙江省仅2012年就组织29000多名“五老”,开展了1700多项调查研究,撰写了1470多篇调研报告,并主动向党委政府献计献策,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加强青少年教育,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力加强自身建设,逐步形成了关工委独特的工作机制。

    (一)开展“五好”关工委创建活动。各地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总结推广典型,推动了基层建设的较快发展。许多关工委领导,主动向党政领导汇报工作,争取把创建“五好”关工委活动纳入党政目标考核体系。天津、内蒙、重庆、湖北、安徽等地下发指导性文件,细化“五好”标准,明确考核验收、评比表彰、动态管理办法,有序推进工作。陕西、山西等地以加强县区关工委建设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创建“五好”关工委工作。全国已经初步形成省、市、县、乡镇街道四级关工委组织网络,很多地方已经形成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屯五级关工委组织网络,有的还向楼院延伸。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机关事业单位组建关工委的工作进展顺利,在帮助青年干部和职工子女成长成才方面,努力开展工作,赢得了各方面的支持和肯定。国有企业关工委工作得到巩固提高的同时,民营企业关工委工作有了新拓展。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也开始建立了关工委,在加强青年员工思想道德教育、业务技能培训、丰富文化生活、解忧帮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素质,也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职业院校关工委工作有力推进,全国半数以上职业院校建立了关工委组织,聘请校内退休老教师、校外老专家加入“五老”队伍,收到了显著的工作效果。

    (二)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在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一大批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相对年轻、富有工作经验、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充实到各级关工委的领导班子和队伍中来,实现了“有进有出、进出有序”,增强了工作活力。关工委组织和“五老”队伍不断扩大,并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即相对稳定的骨干队伍、经常参加活动的积极分子队伍、社会广泛参加的志愿者队伍。各级关工委普遍建立了学习培训制度。中国关工委根据《全国关工委2009-2014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从2009年至2011年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了五期全国关工委系统县级以上领导骨干培训班,共计培训学员1200人次。2012年分别与甘肃省关工委、山东省关工委在兰州市、烟台市联合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共培训全国县级以上关工委负责同志400余人。各地按照中国关工委的部署要求,组织分级培训,省区市培训县级以上关工委工作人员,地市培训乡镇以上关工委工作人员。据统计,2012年县级以上关工委共举办干部培训班5000多期,参加学习人员达50多万人次,这对于提高队伍思想业务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各级党委更加重视关工委工作。有的把关工委工作写入党代会、人代会工作报告;有的由党委、政府办公厅(室)下发加强关工委工作的意见,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目标考核内容;还有的批转了关工委工作条例、工作章程。有的地方对关工委班子配备、队伍建设、活动经费等作出规定。这些都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四)加强调查研究。中国关工委和各地关工委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坚持上下联动,力争掌握基层第一手资料,为有针对性地做好指导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发现、总结、推广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如,做好民营企业关工委工作的江苏省无锡市关工委,关爱失足青少年的“绿色家园”,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青蓝工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道德讲堂”,等等。对这些典型,各地关工委进行了广泛宣传和积极推广,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各类先进典型和工作品牌已经成为各级关工委工作特色的标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各级关工委加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理论研讨,中国关工委于2009年底召开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理论研讨会,取得了初步成果。近几年,我们上上下下越来越重视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这对于提高各级关工委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加强科学指导,促进科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宣传工作。在中央文明办和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支持下,中央和各地的主要媒体,加强了对关工委工作的报道力度。中国关工委每年召开宣传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宣传工作。四川、黑龙江、甘肃、吉林、内蒙、福建等地省委宣传部与省关工委联合下发做好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的意见。很多地方关工委都做到了重大活动及时宣传,系列活动重点宣传,主要典型突出宣传,使关工委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二十多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党政重视,主动作为,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关键因素。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对于配好、配强关工委的领导班子,壮大“五老”队伍,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同配合,以及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等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领导同志每年都会对全国关工委工作给予批示,肯定我们取得的成绩,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中央文明委、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国务院妇儿工委把关工委列为成员单位。许多省区市党委、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工委工作的意见,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目标考核内容;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总结、同步表彰。有的地方还把关工委工作写入了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五老”的工作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关工委以自身的努力,主动作为,以实际的工作成果,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使关工委工作在有为有位的良性循环中逐步得到升华。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本原则。关心下一代工作,必须坚持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从和服务于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工作重点和重大活动,配合党和国家以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紧紧抓住青少年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侧重地开展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只有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融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才能把握正确方向,抓住工作重点,使工作更富有成效。

  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方针。教育青少年懂得怎样做人、做事,是关工委和老同志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各地关工委多年如一日,把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为核心的各种教育活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突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青少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励青少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用“中国梦”鼓舞和凝聚青少年。同时,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帮助他们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解放思想、创新实践,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了使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与时代合拍,我们注重以创新的理论指导创新的实践,努力做到与时代同行、与青少年同心、与改革开放同步。比如,针对互联网迅速发展、社会文化环境面临挑战的情况,我们加强了“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针对世界科技迅速发展和就业难的问题,及时组织对青年职工、青年农民的技术培训;针对农村流动人口增多的情况,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针对海峡两岸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合作,举办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加强两岸交流;针对许多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组建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关工委,开展青年员工技术培训,进行传帮带,等等。实践证明,关工委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及时把握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青少年的新需求,不断调整和延伸工作领域,不断创新内容和工作载体,才能使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五、立足基层、调查研究,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要方法。调查研究是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最实际、最有效的工作手段。因此,我们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重要的制度和基础性工作加以坚持,经常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和村镇等基层单位,围绕青少年不同时期的突出问题,在掌握实情、深入分析、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树立典型、推广经验、转化成果、创建品牌上下功夫;在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工作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关心下一代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青少年,更好地体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六、强化自身、协同配合,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础保证。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才具备协调配合的资本。这些年,我们在自身建设上,应该说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各地坚持不懈地抓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学习培训工作,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具有坚实的组织基础。我们还重视关工委办事机关的建设,关心年轻干部的学习和成长,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我们通过“五老”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加强同相关部门和单位间的沟通交流、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工作。很多地方关工委都与相关部门建立了有交流、有分工、有协作的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联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些经验,是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共同的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是关工委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关工委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高。

  第三个问题,关于下一步工作的几点思考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们国家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为关工委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涉及到关工委工作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归纳的不一定全面,大家都要深入学习、领会、补充。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二是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支持特殊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党的十八大产生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他们对关工委工作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工委2012年工作取得新成绩。望再接再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发挥‘五老’优势,做好关心和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相关工作。”我们关工委的工作必须要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全面提升工作水平,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开创更新的工作局面。为了实现这样的一个工作目标,我就工作中几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提出思考意见,和大家交流。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信念,见诸行动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凝聚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和不懈探索。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我们一定要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且把这一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考虑是不是可以从“四个转化”上多下一些功夫。

  一是要转化为政治思想上的坚定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就会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我们这些老同志是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可以说是久经考验。现在我们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自身更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具体讲就是要坚定“三个自信”,坚决贯彻“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二是转化为工作作风上的求真务实。就是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了解基层工作的开展情况,实实在在的为他们出主意,理思路,传帮带;真正了解基层的实际困难,实实在在为他们解决问题,特别是班子配备、队伍建设、办公条件、经费保障方面的困难;真正了解青少年所需、所求、所盼,实实在在为他们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三是转化为工作创新上的开拓进取。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工作载体和体制机制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和创造,使我们的老典型焕发新的风采,使新品牌展现新的作为。在把握和解决青少年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每年都要有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不断探索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理念、新途径和新方法。

  四是转化为工作落实上的攻坚克难。我们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整体发展上还不够平衡,工作的体制机制方面有的还不够顺畅,基层建设特别是“五好”关工委达标率还不够高,为青少年排忧解难还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上任务还很艰巨,等等。学习党的十八精神,就是要把它化作工作的强劲动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把各级关工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二、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凝聚力量,老少共筑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奋斗目标。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承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得到了包括广大青少年在内的亿万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衷心拥护。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凝练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理性升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确立了中国梦的国家价值目标,明确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确立了中国梦的社会价值目标,明确了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确立了中国梦的个人价值目标,明确了我们要塑造什么样的个人。民族复兴的总体目标,实体化为三重主体的协调共进、有序发展,最终体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我认为,“三个倡导”的主要特点,就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价值,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充分体现了普识目标,可以成为世界的共同追求;充分体现了可操作性,每一个词都是可以用行为来解释的。因此“三个倡导”形成了开展全民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的基本框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个倡导”和“中国梦”的内涵是高度一致的,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当前,我们开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突出抓好“中国梦”的教育实践活动。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4月下旬,中国关工委召开了“老少共话中国梦”座谈会,共话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及其时代特征,对“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作出了部署安排。重点是搞好四个结合:(一是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要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二是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要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三是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要与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相结合;四是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要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梦融入国家、民族梦之中;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培养勤于实践、敢于创新、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和学习作风。各地关工委要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好、宣传好,切实抓出成效,抓出品牌。

  三、重视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理论研究,探索规律,努力实现关工委事业的科学发展。

  关工委经过了初创、成长和壮大的历程,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它具有决策参谋、指导实践、推动创新、舆论导向的作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必然呼唤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加强,呼唤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来指导创新的实践。这是关工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立足新起点、顺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加强自身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在推进工作的同时,注意发挥老同志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努力探讨新形势下关工委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2009年我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理论研讨会,而后各地积极行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些地方通过召开理论研讨会、交流会、组织课题攻关等,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实践证明,我们抓理论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路子是对头的。但是与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十八大提出的任务要求相比,还不够适应。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理论研究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广大青少年、服务基层建设为重点,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基本内容,以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以探索规律,实现科学发展为目标,使理论研究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为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要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对关工委工作的批示,进一步提高关工委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开展研究。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对十八大中涉及关工委工作的五个方面内容逐一进行研究,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深入研究搞好协调配合,抓好贯彻落实的方式方法。多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对关工委工作作出了许多重要批示,其内容主要是:对关工委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作出的突出贡献,对老同志高尚的工作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对从事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对新形势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寄予了深切的期望,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地党政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统筹考虑,积极支持关工委工作,发挥关工委和“五老”的作用,为关工委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这些批示极其珍贵。我们要认真研究如何把领导鼓励和鞭策化为事业发展的动力,把领导的关怀和期望化为全系统的具体行动,把中央领导同志对各级党政及部门对关工委工作支持的要求,化为切实可行的措施。

  要围绕新时期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发展要求开展研究。要探索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渐进性、反复性和不平衡性,研究当前社会教育环境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复杂影响,研究如何增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的效果,如何做好特殊群体的培养教育工作,特别是提高个性化帮教效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要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研究。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主题教育的设计和开展,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等等。

  要围绕关工委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研究。包括发挥关工委在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青少年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以及民族地区关工委工作的特点、工作重点和如何开展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等,进一步增强关工委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性。

  要围绕关工委自身建设开展研究。包括关工委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的研究,关工委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的研究,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的研究,关心下一代文化的内涵、特征和意义的研究,代际和谐的研究,“五老”人才资源开发,“五老”精神实质和时代特征的研究,等等。

  要围绕加强基层、服务基层开展研究。包括开展基层工作年工作的基本做法、主要成效及经验体会,如何进一步巩固基层建设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民营企业等建立关工委的意义和工作方法的研究,多样性先进典型和工作品牌的价值和推广,等等。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研究关工委工作的历史沿革和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重视经验,但不能局限于经验,要把经验及时上升到理论层面,达到对关工委事业发展规律的本质性和普遍性的认识。

  科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关心下一代工作实践的发展,会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和新的经验。我们的理论研究就是要不断总结经验,回答新问题,探索新思路,产生新理论,指导新实践。这样循环往复,不断推进我们事业的发展进步。

  四、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打好基础,为关工委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基础性甚至决定性的建设。一个组织、一个事业的制度建设水平和机制创新水平决定着它的发展水平。

  近几年,我们在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明显进步,一些地方关工委已经建立起了稳定协调的工作体制和比较完善的制度机制,为我们在这方面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但是也要看到,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工作中人格因素还占相当比重,临时性措施比较多,也存在应景性安排。在一些地方,体制机制问题还从根本上制约着关工委事业的发展和工作推进。因此,要把体制机制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总结运用和丰富完善各地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工作内容、活动方式,增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要把建设稳定协调的领导体制和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以及健全管用的工作制度作为目标,把服务广大青少年、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基层作为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组织队伍建设作为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把工作保障机制建设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在体制建设上,我们要进一步探索解决组织建设、管理体制、经费保障、纳入整体规划等问题。我们希望一些做的好的地方,能够在体制建设上有所突破。在机制建设上,要逐步健全和完善关工委各项工作机制、保障机制、领导班子建设机制、“五老”队伍组织动员机制、学习培训机制、表彰激励机制、基层建设机制等,下功夫抓好落实。在制度建设上,要本着健全实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规定,努力实现制度在更高层面的系统整合,使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同志们,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我们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决不辜负党中央的信任和重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政治热情,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乡村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1000543号-1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