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武威市召开全市关工工作提质暨“五老”能力提升推进会。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孟世祖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李慧林主持会议。市直有关单位、县区关工委、市关工委“五老”志愿服务团代表50多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甘肃省关工委成立35周年纪念大会和全省关工委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全省社区关工委推进会等精神,通报了近五年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组建成立了市关工委“五老”志愿服务团并为志愿者颁发了聘书,参会“五老”围绕发挥自身优势、助力青少年成长等内容进行了座谈交流。
会议指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遵循“五步”工作法,抓好“五个”着力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提质增效。
会议要求,要按照“12345”的“五步工作法”进一步把握关工工作的规律性、增强群众性、提高针对性。一是叫响“一个口号”,即大手拉小手,小手接大手,老少共联手,发展齐动手,通过叫响口号,把“一老一小”凝聚起来,联手开展工作;二是发挥“两大优势”,发挥好“五老”的阅历优势和青少年的活力优势,双向发力、双优共赢;三是打造“三个平台”,即网络平台、联络平台和活动平台,通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和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联络渠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基层基础更牢、“五老”能力更强、关工活动更优。四是扭住“四个抓手”,抓组织、抓队伍、抓教育、抓示范,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关工组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五老”骨干。五是依靠“五种力量”,即依靠家庭的亲和力、学校的硬实力、社会的影响力、部门的凝聚力和领导的推动力,共同使劲、聚焦发力,努力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
会议强调,要针对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切实抓好“五个”发力点:一是“五教”同步强素质。通过德教、法教、科教、家教、健教等有机结合,打牢青少年理想信念基础,赓续红色血脉,引导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五力”同发优环境。借家庭之力抓养成,系好第一粒扣子;借学校之力抓教育,办好第一流课堂;借部门之力抓联动,织好第一张网络;借社会之力抓环境,立好第一道门槛;借领导之力抓落实,用好第一个劲力。三是“五劲”同使助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组织“一老一小”为公益事业使好劲、为文明建设使好劲、为脱贫济困使好劲、为平安治理使好劲、为乡村振兴使好劲。四是“五共”同心聚合力。市关工委各成员单位要加强联系、协调配合,职能上分、目标上合,工作上分、力量上合,切实做到机制共享、责任共担、力量共用、工作共推、信息共享。五是“五老”同心创优势。组织动员更多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把政治优势展示好、把阅历优势利用好、把经验优势发挥好、把威望优势运用好、把光热优势贡献好,为新时代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贡献更多智慧,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威篇章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