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敦煌,鸣沙山的流沙与党河的碧波共舞,三危的晚霞为千年壁画镀上金边。在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热土上,一场“少年儿童心向党 牵手护航伴成长”主题儿童关爱服务系列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宛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这束温暖的光,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孩子们的假期,引领他们在爱的怀抱中茁壮成长,尽享快乐时光。

公益课堂启新章,暑期绘梦正当时。晨晖漫过鸣沙山的轮廓,给敦煌的街道镀上了一层金箔。各社区关工委的“红领巾公益课堂”便热闹起来。孩子们面向队旗庄严敬礼,激昂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声响彻云霄,那歌声中饱含着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也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市关工委社区部负责人目光凝视仰着小脸的孩子们,声音里浸着春光般的温暖:“公益课堂是‘党建带关建’结出的暖心果实,也是为孩子们搭建的梦想舞台,承载着培育新时代好少年的重要使命。”非遗课堂上,传承老师握着孩子们的手教剪飞天,“飞天仙女的飘带要顺着纹路走,飘带的弧度得像云里抽丝似的”。片刻,剪纸桌上的“成果展”便让人移不开眼,有衣袂蹁跹的飞天,有憨态可掬的九色鹿……活灵活现的,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趣味实验课堂里,气氛犹如煮沸的小火锅。随着大学生志愿者老师讲解“会跳舞的盐”,孩子们紧紧围凑在一起,看细盐在保鲜膜上随着音乐节奏蹦跳。“这是因为声波震动空气,带动盐粒运动”,“那我能让盐跳芭蕾吗?”阵阵银铃般的笑声布满课堂。当“彩虹桥”神奇的实验现象出现时,连安静的孩子都踮起脚尖,眼睛里盛着比颜料更浓的好奇。在“假期愿望漂流瓶”环节,孩子们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心愿,有的希望成为科学家,探索宇宙的奥秘;有的希望成为画家,描绘美丽的敦煌;还有的希望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让他们也能拥有美好的生活。这些心愿被放入透明的许愿瓶,瓶身映着窗外的蓝天,仿佛是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绽放成照亮世界的星光。

红色故事润童心,薪火相传映初心。肃州镇武威庙村关工委以“红色教育+科技赋能”为主题的暑期儿童关爱实践活动,让红色精神与科学智慧在夏日里交织成最动人的成长序曲。宣讲现场,武威庙村优秀退役军人张国奇结合自身经历,向孩子们讲述从军岁月的峥嵘: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姿、无畏冲锋的战斗场景、战友间生死与共的情谊等。孩子们专注聆听,革命先辈的信念、牺牲精神与坚韧意志,深深触动着每一颗童心。通过与英雄零距离接触,聆听那些带温度的历史,孩子们不仅深刻感悟到军人的忠诚奉献,而且还接受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洗礼,红色的种子悄然在心田扎根。随后开展的“手摇发电机制作”活动,将红色精神与科技探索巧妙融合。志愿者为孩子们科普电力知识,讲解发电机的构造、部件原理及制作流程。随后,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专注投入动手实践,大家严格细致地对待每一个步骤,从安装木板、连接电池到绕制线圈,最终组装成发电机并进行发电测试。“看!我的电灯亮了!”小朋友兴奋地喊道,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假日活动,以红色故事为火种,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理想之光;以科技实践为桥梁,让红色基因在创新探索中焕发新的生机。当革命精神的厚重与科学探索的灵动相遇,这个夏天便为孩子们的成长,刻下了既温暖又深刻的印记。
亲子活动暖心田,相伴成长谱温情。莫高镇关工委凉爽舒适的农家书屋里,弥漫着淡淡的书香,浸润着午后时光。五墩村和新店台村的孩子们在家长和“爱心妈妈”的陪伴下,沉醉于故事的海洋,从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故事,到引人入胜的科幻冒险;从浅显易懂的绘本,到蕴含哲理的少年读物……书页翻动间,世界在眼前徐徐展开。孩子们时而凝神静思,时而踊跃发言,在交流互动中碰撞思想火花,有效拓宽了知识视野,丰富了精神世界。游戏环节的“老鹰捉小鸡”成了“亲情竞技场”。“巾帼志愿者”化身“鸡妈妈”全力守护“小鸡”,孩子们灵活闪避“老鹰”的追逐,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也给予了孩子们情感上的关怀与温暖。

童心筑梦颂敦煌,文化传承有新声。敦煌城市规划馆以“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独特视角,为青少年打造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解码之旅。活动培训中孩子们化身“敦煌文化小使者”,在历史长河与现代蓝图中架起认知桥梁。培训不仅教孩子们敦煌的历史地理,更注重发声技巧和礼仪训练。“站姿要像胡杨,挺拔但不僵硬;讲解要像月牙泉的泉水,流畅而有温度。”培训师冯老师说道。如今,这些“小使者”们已经开始参与研学接待,用童言童语讲述敦煌的过去与未来,敦煌文化的种子悄然在孩子们心中发芽。
安全教育护成长,守正笃行筑未来。各社区、村镇关工委在社区广场、村级院落开展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活动,成为孩子们暑期学习的“第二课堂”。志愿者们以鲜活案例为引、情景模拟为镜、互动问答为桥,将防溺水、防性侵、防电信诈骗等安全知识拆解成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成长锦囊”。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在寓教于乐的互动中,逐步掌握了自我保护的关键技能。莫高镇泾桥村、甘家堡村、苏家堡村和莫高村的志愿者们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通过入户宣讲、田埂科普,把防溺水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用好“拉家常”的亲切方式反复提醒家长“看紧娃、守好水”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植家长心田。对孩子们通过趣味演示、实操演练,帮助孩子们将自救技能记在脑中、用在实处,为暑期安全织密防护网。黄渠镇关工委通过“板凳课堂”“纳凉会”等接地气的方式,用乡音土语讲解溺水自救互救要点技能,使安全理念入脑入心,让安全知识真正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实际行动。
2025年暑期,敦煌市关工委联合单位、社区与镇村力量,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强大合力,为孩子们铺就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之旅。从社区里飘着书香的公益课堂到镇村里欢声笑语的亲子活动;从规划馆内触摸历史的文化研学到庭院中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每一个活动都精心策划——既有知识播种的深度,又有趣味互动的温度;每一次陪伴都浸润着真挚情感——既有长辈垂范的温情,又有朋辈互助的活力。这些浸润着文化温度与成长关爱的暑期实践,不仅为孩子们填补了暑期时光的空白,更在他们心田播撒下爱党爱国的红色火种,浇灌出向上向善的精神新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在社会各界的悉心呵护中,这些在关爱中成长的敦煌少年正朝着星辰大海的方向拔节生长。他们终将成长为传承敦煌文化的“守艺人”、建设幸福家园的“生力军”,让“少年儿童心向党 牵手护航伴成长”的温暖故事在岁月中持续闪耀,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