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题活动 > 五老风采 >> 正文
无私耕耘夕阳下 桑榆情暖下一代
来源:崆峒区关工办   作者: 崆峒区关工办    发布时间: 2018/09/17    阅读次数:6936

无私耕耘夕阳下 桑榆情暖下一代

——记平凉市崆峒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烈江

崆峒区关工办

平凉市崆峒区人大原主任李烈江同志2004年退休后,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组织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为,积极投身于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在协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和赞誉。

 

爱心温暖夕阳  真情赢得赞誉

 

2008年李烈江被任命为崆峒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自从把这份担子挑在身上,他便踏上了一条新的奉献之路。他说:“关心下一代工作,往大了说,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往小了说,涉及到各家各户的安定与和谐,既然党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我就有责任、有义务尽力竭心地去干好它。”带着这样一份情怀和信念,他带领一大批“五老”发挥余热、无私奉献,把崆峒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多次受到省、市关工委的表彰奖励。2018年荣获“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情系青少年  甘当孺子牛

 

    李烈江同志在工作中注重调查研究,为了深入了解全区各级各部门关工委工作开展情况,李烈江提出区关工委工作要“走出去”。他带领关工委其他同志前往17个乡(镇)、三个办事处调研工作,每到一处,他都要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每一项具体政策,每一个细节问题,每一点存在的困难,都认真询问和详细了解,全面深入的掌握情况,大家都被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所感染。他经常提醒自己,人虽老了,可知识不能老化,工作也不能光凭经验,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为此,他在学习上花费了大量精力,订阅了《中国火炬》《甘肃关心下一代》等10多种报刊和杂志,掌握最新情况,用多元的思维去改进当前工作。关工委的工作没有硬性“指标”,多干少干,全凭自觉。但李烈江感到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他觉察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每一个家庭的和谐幸福。他用“不要虚名要实效,去掉水分办实事”这一原则要求自己,要求崆峒区关工委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探索健全崆峒区关工委的工作运行机制,做了许多实事。一是有经费保障。自担任崆峒区关工委的常务副主任后,他发现,关工委存在人财物不到位等困难,关心下一代各项工作很难顺利开展,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会同关工委其他几位老同志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情况,争取支持,在分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关工委组织、机构、人员和编制到位,办公设施配备到位,每年4万元的工作经费得到保障,为全面开展好关工委工作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二是倡导全员参与。崆峒区关工委组建了一支以“ 五老”为主体、人数较多、覆盖面较广的一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队伍,他充分利用人缘好、威望高、善交际的优势采取上门求贤、广纳新人、启用能人、以情感人、以情牵人和活动吸引等方法,走街串巷,主动上门,与离退休老同志交心谈心,宣传和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分析老同志做好此项工作的“五大优势”,鼓励并动员“五老”按照“就近就地、发挥特长、量力而行”的原则,当好“十大员”,并亲自拟定《致崆峒区离退休老干部的倡议书》在《晚晴》杂志卷首语刊登。对部分思想上有顾虑,未加入到关工委队伍行列的老同志,他以“三顾茅庐”的精神积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有大批老同志纷纷加入各级关工委组织,进一步壮大了关工队伍。至目前,共吸纳100多名具有影响力的老同志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关心下一代骨干队伍。

 

润物细无声  晚霞映校园

 

没有“水分”的工作,需要更多的热情与精力。李烈江把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成就和经验相结合的高度,对崆峒区的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历史、光荣传统教育。活跃在辖区内各个校园,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他精心撰写了《中国共产党在平凉的早期活动》报告稿并印发3000余份发放给部分中小学校。20175月以来,他被聘任为崆峒区“百姓宣讲团”成员,受邀在全区机关单位、社区、学校开展党史和革命传统专题宣讲10多场次,受教育2万多人次。同时,积极对农村留守儿童、失足青少年、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等弱势和特殊青少年群体开展关爱帮扶工作。他大力推广“蓝天助学”,组建了“崆峒助学”工作机构和队伍,使各乡()、街道办事处、社区、学校关工委把“个人助学”与“崆峒助学”紧密结合起来,确定12名兼职人员,调查、收集所属区域和学校救助对象资料,在助学网站发布,广泛接纳社会志愿者加入,组织开展了“希望工程”“春雷计划”“爱心助学”“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等系列爱心帮扶活动。每年走访确定20名贫困大学生,协调给予每人一次性资助金3000元。共救助贫困、单亲家庭及残疾儿童272名,救助资金30余万元。创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18所,配置学习、文体用品45万元。经常加强与各企业代表和社会成功人士的联系,协调社会热心民营企业家,参与青少年帮扶活动,通过为困难青少年捐资捐物,使广大少年儿童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和关爱。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李烈江同志的自谦之辞,更是一位老党员、老干部在退休后发挥作用的高尚情怀。尽管岁月流逝,年华已去,但他对青少年的关爱教育引导依然真诚执着,在他的带领和感染下,广大“五老”也步履铿锵,情系朝阳。

责任编辑  沙泉

  • Copyright©www.gsgg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甘肃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陇ICP备11000543号-1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箱:gsgxxyd@126.com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62010099091-21003